電腦字型早已大眾化。不必特別購買,每台電腦都有好多字型,足夠提供一般用途使用,例如製作簡單的個人履歷、投影片或報告等。但是,字型背後的知識卻沒有如此普及。大眾字型學系列文章,就是要為每個用字的人介紹使用字型的基本知識。
電腦字型與文書處理軟體的發明是劃時代的。因為這賦予所有具基本使用電腦能力的人出版自己的印刷文件。然而,我們都忘記排印原本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,需要靠大量實踐所累積的細微知識完成;大規模業餘化的結果雖然使知識、訊息加速傳遞,卻也使有缺陷的設計大量增加。但還好在印刷時代的工匠留下許多實驗成果,能在排印文件上給我們指引。
在探討排印之前,我們不得不追溯到西方字型學幾百年來經過不斷實驗累積的理論、通則。《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》就是一本專門系統化整理西方字型學理論的專著。作者 Robert Bringhurst 提到版面若要有視覺韻律感以及舒適的比例,其重點在於「顏色」。這不是說紅墨水、綠墨水的顏色,而是黑字於白紙上所構成的明、暗程度。明暗的平衡或不平衡,通常是下列幾個度量影響的:
- 字本身的設計
- 字母之間的距離
- 單字之間的距離
- 每一行之間的距離。
以上這些影響版面明亮平衡的因素,是除了易辨性 易辨性指短時間內辨識文字的容易程度。人透過字形的輪廓來辨識文字,因此輪廓較相似的文字在辨認時容易被混淆。詳見 jf 字體口袋書。與編排邏輯性之外,字型學的基本重點之一。以下,我們會藉由這些變項,討論怎麼排出一個美觀合宜的文件版面。
字本身的設計
內文字的線條筆劃粗細、結構與佈局設計會影響版面整體的明暗度。舉中文來說,明體與黑體是兩種風格截然不同的設計。一般而言,中文字普遍而言是橫筆多,豎筆少,而明體設計是橫筆細,豎筆粗。所以就算細的橫筆模糊,還是可以藉由較粗的橫筆來辨識;這個特徵確立了明體較容易辨識的視覺功能。
而黑體的特徵是線條等粗,不像明體有粗細變化。一般來說,用相同粗細等級的字體排列,黑體的視覺印象仍會比明體「亮」許多,畢竟其線條是等粗的,平面上黑色的空間較多。印刷書籍較常使用明體也是因為這個原因──中文字橫筆較多,由明體(橫筆細)構成的版面顏色不會太亮,對人眼負擔較小,又因豎筆稍粗而不犧牲辨識度,對長時間閱讀很有幫助。
不過,螢幕顯示又是另一回事了。明體纖細的橫筆在某些高解析度螢幕上看起來可能更細,例如在Retina 螢幕上,未經特殊設計的明體一般來說都纖細如針,看來頗刺眼;相較之下,黑體線條粗細均一,通常不會有部分筆劃過細的問題,亮度也比較高,是比較常被使用的電子螢幕字型。
(然而,Windows PC 因為字體渲染引擎的設計問題,有些地方還是比較適合使用具有特殊設計的新細明體 字體的設計與載體技術演進息息相關,可以看看 But 專欄介紹。〈。)
但是不論選用哪種字體,都還是建議觀察一番:字的筆劃會不會糊在一起?媒介是什麼?如果是紙本,不妨印出來讀讀,眼睛是否覺得舒服?這並沒有標準可以參考,唯一的標準就是自己的眼睛了。
字之間的距離
西方字型學是一個重視測量的學問。在講距離之前,不妨先探討「em」的概念。 「em」念為 「m」或「emma」,顧名思義就是一個「m」的寬度。這是彈性的單位,字號有多大,「em」就是多大。
撇開 kerning 不談(太複雜,可能要另立專篇),英文在排版上有字距(spacing)與字元間距(tracking 或 tracking),差別很直觀:字距就是單字之間的距離,字元間距就是字母間的距離。
在 《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》 中,作者指出,若內文設定為左右對齊,那麼一個合理的最小字距就是 M/5,也就是該段落字號大小的 1/5,大約是同一字型中 「t」的寬度。例如當字號大小為 12 pt 時,合宜的最小字距是 12 除以 5,也就是佔 2.4 pt;如果太勉強,那麼取 M/4 的 3 pt 也是可接受的。
但如果在更小的字號,例如 6 pt,那麼 M/3 是理想的平均值,但若無法達成,也至少要有 M/4。
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若海報中有使用全大寫字母排版,要採取適當的字元間距會理想些。就標題字來說,理想的大寫字母字元間距是字號大小的 20% 到 25% 之間,字距則取 M/4 到 M/5 之間比較理想。可是若標題大寫字母字元間距非常寬(沒有標準,是指一種感受),字距可能取 M/2 較為合適;而若內文遇到大寫縮寫,如 CIA,則通常取字號大小的 5% 到 10% 作為字元間距較適當。
另外,通常不需要特別針對小寫字母內文調整字元間距,如同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字型設計師 Frederic Goudy 所提醒,「A man would letterspace lower case would steal sheep(一個會調整小寫字母字元間距的男人也會偷牽羊)。」(Robert Bringhurst 打趣的說,如果這句話到這時代有什麼不一樣,那就是「會調整小寫字母字員間距的女人也會偷牽羊」。)原因是特意在內文小寫字母裡取字元間距,會影響閱讀韻律,是一件困擾的事。
但當然這些也都不是準則,有些標題大寫字之間緊到無法透氣的設計也是很酷炫,有些標題則用距離很大的小寫粗體字母呈現也很潮。結論還是看設計需要。
不過,以上討論不完全適用於中文設計。一方面中文沒有字元間距的問題;另一方面,中文剛好都呈現整齊排列的方塊狀,我們也不習慣在內文取明顯的間距(標題則是看情況,但也沒有規範),只要不黏在一起應該都還可以接受。
每一行之間的距離
西方字型學理論化的結果就是可以用數學公式描述合適的版面設計。有一種非常實用的排版方式,叫做「垂直韻律(vertical rhythm)」,可以用很簡單的計算方法設計一個舒服的版面。
首先,韻律其實就是格線。例如這個筆記本的內頁就體現一種韻律:每一行的距離相等,就好像有節奏的音樂裡,每個音符所隔的時間是相等的。
這種規律的圖樣被稱為韻律感。而人眼喜歡韻律感,具有韻律感的行距、段落距離設定可以有效吸引眼睛。平面各元素在垂直空間的固定距離出現,因而產生視覺韻律感,這就是平面上的「垂直韻律」。
而說穿了,垂直韻律就是版面上各區塊的分布是「基本行高」的比例。
要計算垂直韻律,必須先決定內文的基本字型大小。就中文來說,台灣約定俗成的印刷內文大小為 12 pt,而 1.5 倍行距也被認為是理想的設定。在這種設定下,這份文件的基本行高就是 12 X 1.5,也就是說,每一行都是 18 pt 高。
另外,若遇到副標題或註解等與內文大小不一的文字,也還是回歸到 18 pt 的比例關係。例如文字大小只有 10 pt 的註解,應採取 1.8 倍行距才能符合垂直韻律;而14 pt 的副標題字則應採取 1.28 倍行高; 而符合「垂直韻律」的段落間距是一個行高,以這份文件而言,就是18 pt。這個對應到平面上各元素都相同,垂直元素之間要採取 18 的整數比才會有垂直韻律。
其他考量與小結
另外,我們也不時遇到究竟一行裡面該放多少字的問題。Robert Bringhurst 指出,若只有單欄,理想的行長是 45–75 個字母之間,而平均來說 66 個字母是最廣泛被接受的;至於雙欄位或多欄位,則要特別注意,因為有時欄位的分割會造成所能容納的字母變少。而當字母少時,則非常不建議使用左右對齊,因為單字間的距離會變得相當混亂,不如靠左對齊的理想。
但是,上述規則在中文排版時,同樣是有待探索的。我們發現中文字一行裡有 30 到 40 個文字是理想的距離,比較不會發生太短需要頻繁換行,或者太長容易跳行的情況。但是這也沒有定論。而中文直排規則也是需要重新探索的,在直排中,哪樣的行高、段落距離比較合理呢?畢竟西方字型學只有考量橫排、由左到右的方向。就這一點我們還會繼續探索。
最後,雖然本文充斥算式,看似這些規則都可公式化,但其實還是要問問自己的眼睛。畢竟這些規矩也是經由工匠實驗出來的,不一定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。
參考資料
- Rhythm and Proportion, 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 Version 3.2. Robert Bringhurst(2008) p.25—31